别让卵巢 “白受罪”!取卵后这样护,5 个实用方法帮你快速恢复

Last update on 2025年10月06日

对正在经历试管婴儿流程的女性来说,取卵不是结束,而是卵巢 “休养修复” 的开始。取卵时,医生会借助阴道超声引导,用取卵针从卵巢卵泡中抽取卵子 —— 这个过程会给卵巢带来一定刺激,术后卵巢需要时间慢慢恢复。恢复速度因人而异,和个人体质、取卵数量密切相关,但只要做好科学护理,就能帮卵巢 “加速回血”。今天就把关键的 5 个护理要点整理好,建议收藏备用!

01

饮食:给卵巢 “补对营养”,修复才快卵巢修复需要充足的 “原材料”,饮食上抓准 3 个重点,比盲目进补更有用:
  • 优先补优质蛋白:鸡蛋、清蒸鱼、瘦肉、豆腐等要常吃,蛋白质是细胞修复的 “主力”,能帮卵巢组织更快愈合;
  • 多吃深色蔬果:菠菜、西兰花、蓝莓、紫甘蓝这类深色食材,维生素 C、维生素 E 和矿物质含量高,能增强身体抵抗力,给卵巢恢复 “搭好环境”;
  • 避开 “拖后腿” 的食物:高糖奶茶、油炸炸鸡、肥肉要少吃,这类食物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,可能延缓恢复;另外建议少量多餐,减轻肠胃压力,让营养吸收更高效。
  • 还有个小细节:每天喝够 1500-2000 毫升温水,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,帮卵巢 “减负”~

    02

    活动:“慢动” 比不动好,剧烈运动绝对要避取卵后不是越躺越好,也不能随便动,掌握 “轻缓原则” 很重要:
  • 术后 24 小时:以卧床休息为主:这时候卵巢还处于敏感状态,尽量少起身,让身体先 “稳住”;
  • 24 小时后:慢慢开始 “轻活动”:可以在室内慢走,每次 10-15 分钟,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,帮卵巢消肿,但别累着;
  • 这些行为坚决不做:两周内别跑步、跳跃,一个月内别游泳、练瑜伽(尤其是需要腹部用力的体式),也别提超过 3 公斤的重物 —— 这些动作可能增加腹压,甚至有卵巢扭转的风险!
  • 另外要注意:别久坐或久站,每小时起来活动 5 分钟,比如在房间里走两步,避免盆腔血液淤积。

    03

    防护:细节别忽视,减少卵巢 “受刺激”卵巢恢复期间很 “脆弱”,日常防护做好这几点,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:
  • 注意保暖,别受凉:受凉可能引发盆腔充血,影响卵巢血液供应,天凉时记得穿好腹部和腰部,别贪凉吃冰饮;
  • 清洁要 “适度”:每天用温水洗外阴就够了,千万别用洗液冲阴道,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,反而容易感染;
  • 穿得舒服很重要:选宽松的棉质内裤,保持会阴干燥,别穿紧身裤,减少对下腹部的压迫;
  • 两周内别碰这些:盆浴、性生活都要禁止,防止细菌进入盆腔引发炎症,影响卵巢恢复。
  • 04

    睡眠:睡对觉,比吃补品更管用充足的睡眠是卵巢恢复的 “隐形助力”,身体在睡眠时会分泌修复激素,帮卵巢 “悄悄回血”:
  • 保证时长和时间:每天睡够 7-8 小时,尽量 23 点前入睡,23 点后是内分泌调节的关键时段,别熬夜;
  • 睡姿可以 “巧调整”:睡觉时把下肢垫高一点(比如垫个小枕头),能促进盆腔血液回流,减轻卵巢肿胀感;
  • 睡前别 “折腾”:少看手机、电脑(蓝光会影响睡眠),可以听点轻柔的音乐、泡泡脚,帮自己快速进入深度睡眠。如果白天累了,也可以午休 30 分钟,补补精力~
  • 05

    复查:按时随访,有问题早处理取卵后别觉得 “没不舒服就没事”,定期复查能及时掌握卵巢恢复情况,避免隐患:
  • 一 周内:查超声 + 激素:医生会通过超声看卵巢大小、形态,测激素水平(比如雌激素、孕激素),判断卵巢恢复进度,必要时调整护理方案;
  • 一个月:全面评估卵巢功能:这次复查会更细致,看卵巢是否恢复到取卵前的状态,为后续的移植或治疗做准备;
  • 出现这些情况,立刻就医:如果突然发热、腹痛剧烈,或者腹胀越来越重、尿量明显减少,别犹豫,马上去医院 —— 这些可能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信号,早处理早安心。
  • 最后想说:取卵后卵巢恢复是个 “循序渐进” 的过程,别焦虑、别急躁。保持心情愉悦(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聊,或者做点喜欢的小事转移注意力),不擅自吃保健品、药物(所有用药都要遵医嘱),跟着医生的指导做好护理,卵巢一定会慢慢恢复好,为接下来的 “好孕” 打下基础
    标签:
    搜索:
    思普乐助孕动态:
    好孕百科:
    推荐阅读:
    推荐医院:
    标签分类:
    最新文章